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在前幾天Facebook的F8大會上,宣布了許多令人眼睛一亮的新功能,像是音樂服務、電視、電影、新聞服務等等,功能上倒是讓人有所期待,不過宣布是一回事,真正用戶體驗又是一回事,再加上有些東西礙於各國法律限制,所以能實行的部分也不知道有多少?但其中有一項對用戶有最直接的關係就是「Facebook Timeline」個人時間軸!

Facebook Timeline個人時間軸乍看之下很類似Plurk的時間軸概念,但真正體驗後,它的時間軸做法不太一樣,有別於噗浪的橫式,Facebook的時間軸則是採用直立的瀏覽方式,這樣的設計在社群網站中應該算是蠻特別的,大多社群網站的訊息只要過了兩三天,就很少有人關注,隨著時間而會被遺忘。現在有了時間軸,更是可以輕鬆翻閱舊有的訊息囉!

目前這個Facebook Timeline個人時間軸功能尚未正式開啟,不過但可透過一些小撇步搶先體驗新版介面,如果你對這新版介面有興趣的話XD。那該怎麼搶先體驗呢?需要邀請函嗎?放心,你只要安裝開發人員的APP,建立一個應用程式就可以搶先使用這樣的新版介面。因為目前新版介面只允許給開發人員優先體驗,一般使用者要等等囉!

聽起來似乎有點小複雜,但其實不難,只要輸入五個框框、剩下的就是一直按下一步就可以完成了,很簡單的!如果體驗後感覺不好,可以刪除應用程式就可以回到原本的介面了,不過這個新版介面,應該很快就會讓全Facebook的使用者體驗了,屆時可能又有一波反新介面的連署活動了吧?

第1步  首先必須先安裝開發人員APP,請按照這篇教學,進行到第2步驟後,回到本文章,因為建立應用程式介面略有不同。在建立新的應用程式時,需要進行手機的認證開通,就請按照指示輸入手機驗證即可。

】若先前有用部落格與Facebook留言整合,您可直接進入下面步驟即可。

第2步  在Facebook DEVELOPERS中,點選右上角的﹝建立新的應用程式﹞,在「應用程式顯示名稱」部分輸入應用程式名稱,名稱不可以帶有Facebook字眼,也不可以與其它應用程式名稱重複。在「應用程式名稱空間」部分,輸入七個字以上的英文名稱,最後同意條款並點﹝繼續﹞。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2步  接著請輸入驗證碼並點﹝確認﹞。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3步  建立好應用程式後,請您點擊畫面左邊的「開放社交關係圖」,接著在右手邊的框框依序輸入「read」和「book」,規則就是左邊動詞,右邊名詞,接著點﹝立即開始﹞。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4步  這時將網頁拉到最下方,點﹝Save Changes and Next﹞。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5步  這時還是拉到最下方,並點﹝Save Changes and Next﹞繼續。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6步  依舊是拉到畫面最下方,中間的東西可以保持預設,最後點﹝Save and Finish﹞。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7步  這時,請返回您的Facebook首頁,畫面上您會看到身為開發人員的您,可以搶先體驗新版介面,點﹝馬上試試﹞即可開始。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8步  在個人頁面上,您可以設定一張大圖,這算是個人封面,頁面下方會顯示您的朋友與相片等等的資訊,有注意到右手邊嗎?那就是時間軸!透過時間軸,你可以快速地去挖掘舊有的訊息。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9步  將畫面往下拉一些,所有訊息都仰賴在中間那條細長的時間軸,訊息是一個區塊、一個區塊的。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第10步  拉一下右手邊的時間軸,可以挖掘舊有的訊息,原來香腸是在2008年6月24日開始把資料賣給加入Facebook的,你呢?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我不想要使用Facebook Timeline!!

如果你體驗完後發現它很難用,你可以回到開發人員介面中,在您的應用程式頁面左下角會看到「刪除應用程式」,給他點下就去可以取消這樣的新版介面了。

搶先使用 Facebook Timeline 個人時間軸,體驗不一樣的社群介面!

不過這樣的新版介面以社群網站來講,算是一種稍微不一樣的做法。以往社群網站想要去爬舊有的訊息非常困難,不論是噗浪、推特或是Google Plus,想要挖掘舊有的訊息都必須到回去一天天的閱讀,Facebook Timeline倒是解決這樣的問題,至少可以透過年分去回顧舊有的訊息。

老實說,先前的留言權限、閱讀訊息依照朋友歸類就已經把原本的Facebook搞得更複雜了,現在這種新的介面體驗對於使用者來講,更是大幅增加了使用複雜度。社群網站功能就是把大家聚在一起,如果多了太多意義不大的功能或是讓介面體驗更糟糕的話,反而就失去它的社群意義了,介面清晰簡單、易上手,大家可以簡單的Follow、回覆別人的訊息、讓討論熱絡度更高,才是社群網站的主要功用。

在Google News上追蹤我們最新文章
香腸
香腸

喜歡在網路上透過文字與圖片分文章教學,默默地用鍵盤烤了9年的香腸。另外還身兼阿腸接案餬口飯吃。對了,別叫我阿腸,請叫我香腸,這樣我才知道你看我部落格長大的。

文章: 1781

20 則留言

  1. 我已經轉成功了,但用不同電腦後他又回到原本的界面欸…..現在不知甚麼情形….

    香腸回應:
    是喔 = =? 這狀況我沒遇過,不大清楚

  2. 沒錯,太過複雜的介面,不是個好介面。

    FB可能要回頭想想為甚麼一開始大家喜歡使用它,因為能介面簡單、社群聚集、又可及時溝通。

    但介面現在,好像開始網越來越不簡單的方向走。

    感覺她一直想要包含所有的功能,逐漸不像原本真正的Facebook了。

    香腸回應:
    他希望打造成網路名片的感覺吧…完全屬於個人的網路身分紀錄..?!

  3. 怎麼我在「開放社交關係圖」裡找不到那個框來填read和book啊….T_T

    香腸回應:
    請問您是否有點錯位置? 因為我自己一開始也是點錯位置,沒找到。注意一下左方的點選項目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