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交換連結,很多人都在做SEO,很多人都在買關鍵字連結,但是這樣的?做法是否真正可以替網站帶來效益呢?很多在做SEO的人,都會格外的重視反向連結,因為反向連結對於網站的加權有一定的幫助,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把自己網站跟別人交換連結,外部連結的效應會比內部做SEO話效果來得更多,就以PageRank來講,效果就很明顯。
那要怎麼做,才可以讓這些交換連結、反向連結效益來得更佳?基本上,交換連結的做法,通常是要跟自己有高度相關的網站交換連結,才會具有一定的效益,如果一個美食的網站,連結到一個歷史考古學網站,這樣的交換連結怎麼想都不具有什麼關聯性,相對的,交換連結獲得的實質效益也是非常有限的,除非網站PageRank或是權重非常非常的高,或許有一些影響。
DMOZ這名詞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但對於SEO老手或是前輩來講,應該是個不陌生的名詞。這個曾是非常具有知名度的Open Directory(開放式目錄)的網站。早期以前,架設好一個網站總是喜歡把網站往這種目錄網頁丟,希望獲得搜尋引擎的青睞,也被當時認為是做SEO很重要的一環,只有透過這樣的方式,搜尋引擎才會知道你的網站,才有機會在搜尋排名中出現。
但曾幾何時,這個網站已經逐漸被遺忘了,像香腸也是最近跟阿福聊天聊到才知道有這樣一個這麼全球性的Open Dictionary。DMOZ的名稱是「Open Directory Project」又稱Directory of Mozilla,是不是瞬間看到熟悉的名詞?它們可是跟Mozilla是姐妹站。這個網站是一個非營利的組織,有許多義工會幫忙審核網站並且登錄上去,換句話說,這是人工審核的網頁目錄。
昨天Google+開放了Page功能,讓品牌、網站、企業等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專頁,這個專頁性質其實就跟Facebook粉絲團一樣,提供了一個類似社群化的官方發言平台,在這平台上可以與網友互動交流,同時也可以提供資訊。但是,建立一個Google+ Page並不是難事,三兩下就可以建立完成,但是維護呢?如果單純的定期發文這也不難,但是該如何衝高人數並熱絡?
想要衝高Google+ Page粉絲團的人數,如果動歪腦筋,當然就是自己灌水。但是這樣的作法並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你在頁面上PO的訊息還是無法傳遞出去,這樣就形同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己洋洋得意有多少的追蹤者,製造一種假象讓自己滿足罷了。一般正確的作法當然就是貼一些有用的資訊、吸引訪客的資訊,透過這些分享的資訊,來吸引別人的加入。
由於網路科技的發達,使得本來在現實生活中的許多行為逐漸被搬到網路上來實現。就以購物來說,以往大家需要購買商品時,一定都是到實體店面購買,但是這幾年來,因為網路的普及化,讓購物的行為從現實世界搬到了虛擬世界。
這樣的變動一定有其因素,主要原因在於現代人的生活普遍忙碌,很少有時間可以到店面一間間比較、購買等等,直接透過網路購物的方式,滑鼠點個幾下就可以完成交易,取貨也可以透過住家附近的便利商店來取貨或是郵寄到家中,除了可以省去大半的時間之外,商品的價格也便宜許多。
最近因為發了Discuz!X1的教學文,就蠻多網友紛紛表達意見,有些是沒有用過的、有些則是Discuz的論壇老手,沒用過的都會好奇一下,想詢問一下是否該使用?接觸過Discuz的使用者,大多都覺得沒必要使用。不過這套軟體真的很強大,因為包山包海的什麼功能都包進去了,幾乎可以滿足各種使用者的需求。
但是這樣包山包海的架站程式對於一般功能需求不大的用戶來說好嗎?相信這點大家都知道,其實這樣肥大的成是對於功能需求不大的使用者來說並不是件好事情。因為太多的功能整合進去,會讓使用者混淆各項功能,造成使用者對後台產生恐懼,不知道該怎樣操作。
最近對於一些隱私權的問題越來越看中,吵得最兇的莫過於Facebook這個全球最大社群網站的隱私權問題。不過最近又出現一個隱私權問題是發生在Google街景車的資料蒐集時的問題,因為街景車蒐集Wi-fi資料並連線進入做資料的蒐集,雖說網路是開放的,不過這樣的做法確實不妥而且侵犯到個人隱私。
還記得今年初Google將Gmail的連線設定預設調成https的加密連線,因為上述事件的發生,推出了Google SSL加密搜尋,這樣的加密搜尋方式可以避免搜尋結果被他人擷取。在公用網路或是開放式的網路上,可以避免自己搜尋的內容行為被監控,因為多了一層的加密制度,可以保護自己的隱私。
昨天一回到家看到信箱中有一封來自於Facebook的信件,當然我的設定是有回覆我的訊息的都會寄信通知,因為這樣比較方便,不用每天掛在Facebook上面,不過昨天如同往常一般開啟這封信件後,點進去看誰回覆我哪篇訊息時,赫然發現我是在那個人的Facebook塗鴉牆留下留言。
而那個留言是打人家的名字,然後仔細看一下是「今日邊個朋友覺得自己最靚?」這支應用程式,其實我蠻沒有印象說這個應用程式我是在什麼時候使用過他,可能當初玩Facebook時就隨便點允許存取個人資料了,也沒注意細節,變成他自己幫我發訊息,這真的是蠻可怕的一個隱私權的疑慮!